社会组织服务平台
您现在的位置:社会组织众扶平台 > 党建风采 > 详情
传承井冈山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值此纪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91周年之际,为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学习实践活动,中关村社团联合党委组织党委委员和部分党务工作者前往了井冈山,举办了为期三天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培训班。

  此次教育培训班以传承井冈山精神为主线,先后安排了一个专题教学、一个场景教学、七个现场教学和二个体验教学等,以艰苦卓绝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史贯穿始终,使学员们在教育培训中亲身感悟和体验了井冈山精神。

  在首先进行的开班仪式上,学员们身穿红军服,在高唱庄严的国歌声中,此次培训班拉开了序幕。培训班开班仪式上,井冈山红源文化干部培训学院的毛汝亭院长、中关村民营科技企业家协会联合党委委员鲁瑞清分别讲话,并为培训班授班旗。

  井冈山红源文化干部培训学院的毛汝亭院长在开班仪式结束后,为学员们讲授的《井冈山斗争史与井冈山精神》的专题教学,开启了此次教育培训班的课程。毛院长以对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革命先烈特殊的真情实感,运用自己多年来走访收集的大量真实资料,通过感人至深的语言,给学员们讲述了井冈山革命斗争史,阐述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

  在场景教学中,学院组织学员们观看了一场占地5.5万多平方米,由600多名井冈山当地群众参加演出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大型实景演出》。1个多小时的史诗般的演出,在真实的山水之间,再现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波澜壮阔的革命斗争历史。

  在体检教学中,学院组织学员身挑扁担,重走朱毛红军挑粮小道,亲身体验了当年官兵同甘共苦之情。组织学员参观了上井红军造币厂,了解了制造“工”字银元的由来。

  在三天的教育培训中,学院组织学员们先后来到茅坪革命旧址群、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和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等地方,举办了7次现场教学。每一场现场教学,每位学员都神情专注,聆听着现场教学人员讲授震撼我们心灵的革命历史。

  在茅坪革命旧址群、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茨坪毛泽东同志旧居进行的现场教学中,现场教学人员为学员们讲述了中国共产党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历史,讲述了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艰苦斗争。毛泽东同志撰写的《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本著作书籍,成为了中国革命的指路明灯。

  在黄洋界现场教学中,透过巨幅油画看到了当时激烈的战斗场景;站在刻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八个大字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前,跟随现场教学人员一起朗诵了毛泽东同志的诗词《西江月· 井冈山》,聆听了那次以少胜多的战役,身临当年黄洋界炮台,仿佛置身于激烈的战斗之中,为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众志成城,不怕牺牲的精神所感动。

  在小井红军医院现场教学中,参观了小井红军医院旧址,瞻仰了小井红军烈士之墓。站在小井红军烈士之墓前,学员们肃立默哀,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被国民党反动派残忍杀害的134名红军伤病员,他们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劳苦大众得解放,义无反顾地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其中的100多名红军伤病员都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革命先烈们的英雄壮举,为每名学员所感动,学员们的泪水都情不自禁地潸然而下。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现场教学中,井冈山斗争史专家为学员们讲述了2年零4个月的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培训班学员在《死难烈士万岁》前敬献了花圈,大家肃立默哀、脱帽鞠躬,深切缅怀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牺牲的4.8万名革命先烈,其中3万多名革命先烈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伍若兰、卢德铭、张子清、王尔琢等许许多多革命先烈铭记在学员们心中。

  此次教育培训班是一次革命理想信念教育,每名学员接受了洗礼,升华了精神,净化了心灵。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学员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四个自信”,增强“四个意识”,把继承和弘扬井冈山精神根植于心,落实于行,为完成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